• 0

  • 根据上海2019-06-21发布的《关于本市人社领域涉及2018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相关事项的说明》可知:上海地区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的免税额为105176*3=315528元。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关... 详细

    郑新战   认可专家

  • 0

  • 按照《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相关规定: 1.先行按照办法第十二条规定计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 2.按照第十条与第十一条规定进行折算与核算,即本人的月工资/月计薪天数(21.75天)*200%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 3.也可以和劳动者协商待劳动者休完未休的3... 详细

    郑新战   认可专家

  • 0

  • 目前除了深圳/江苏/陕西/河北地区外,其他地区是无罚款依据的,所以上海地区不可以进行罚款,只可以转化为绩效考核的方式进行奖金浮动的方式.

    郑新战   认可专家

  • 0

  • 1.根据广东目前的规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月数上限、工作年限不满六个月经济补偿计发月数、经济补偿的计发基数问题统一适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故08年前9年的时间,当然适用社平三倍封顶. 2.员工总共工作了20年,因,员工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超过社... 详细

    郑新战   认可专家

  • 0

  • 1)如果大陆公司与该员工解除合同,是否需要将该员工在境外的工作年限加入到经济补偿金? 解答:外籍员工委派到大陆工作的依然与国外公司保持劳动关系,与国内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主要是为了办理相关许可证件的需要,并未建立劳动关系,故应与国外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由境外总部支付经济补偿.... 详细

    郑新战   认可专家

  • 0

  • 只要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6条由用人单位发起的动议和劳动者进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法规并无规定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具体双方可协商确认解除日期,另外只有劳动合同法第41条三种情形下方可适用N或N+1的规定,其他情形一律不适用.

    郑新战   认可专家

  • 0

  • 是擅自离职后无法取得联系了还是可以上只是公司一方单方面怠于支付问题目前无法确认. 另外未提前通知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是否有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以及何时支付问题的约定,还是只是前期口头进行了约定还是来得及签订书面协议劳动者就擅自离职或失踪了无法取得联系,目前这些情况您均... 详细

    郑新战   认可专家

  • 0

  • 公司根据整体销售战略,需要解除一名销售人员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协商解除不成功,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 解答:若协商不一致,可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或加强劳动纪律的方式比较妥当,一方面绩效下降会影响收入本人自己会走,另外劳动纪律不服从工作... 详细

    郑新战   认可专家

  • 0

  • 解答: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于2019年6月21日发布《关于本市人社领域涉及2018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相关事项的说明》 2018年,本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05176元/年(8765元/月)。故经济补偿的基数应该是8765元,经济补偿的三倍封顶就是262... 详细

    郑新战   认可专家

  • 0

  • 东莞地区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由用人单位提出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非违法解除的赔偿金)免税额是209808元(5828*12*3). 关于2018年度我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有关问题的说明  发布时间:2019-06-13 根据市统计局... 详细

    郑新战   认可专家

  • 0

  • 你好,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8条.第87条规定,企业的做法如下小: 1.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 2..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 详细

    郑新战   认可专家

  • 0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法律并未规定需要多久通知,故针对劳动者的过失过错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随时通知解除无需提前预告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郑新战   认可专家

  • 0

  • 绩效解除需符合劳动合同法当第40条第一项的规定,即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方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N+1的经济补偿,避免的唯一方法就是劝退,让劳动者自身自己提出离职或劳动者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除此之前若依据不胜任工作解除... 详细

    郑新战   认可专家

  • 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并非禁止针对离职原因的阐述,只要是客观真实的信息.未构成对劳动者就业构成不利影响,未对劳动者构成恶意评价,不实评价的,在合理范围内都是可以的.企业不应有恶意故意有意评价内容即可.另外写明原因的时候可以写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或用人单位提... 详细

    郑新战   认可专家

更多>入驻专家

  • 董保华   特聘权威

    中国法学会社会法研究会副会长

  • 郭文龙   特聘权威

    中国社会法研究会理事

  • 张宪民   特聘权威

    中国社会法研究会理事

  • 段海宇律师   特聘专家

    广东瀛尊律师事务所劳动法服务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