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除“三害”

最近有一部佳作《周处除三害》出圈了。电影引用了世说新语的一个典故,把人性的贪嗔痴诠释的淋漓尽致。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职场”,又有哪些根深蒂固的“害”亟需去除呢?

节后未按时返岗,可“视为自动离职”吗?

​ 春节长假过后,对于个别员工“买不到返程车票不能按时上班是否算旷工”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而我国法律规定旷工三天以上的,视为自动离职。那么节后未按时返岗的,可“视为自动离职”吗?
2024.03.10 周斌 专栏

HR730月刊 | 三月人力资源领域大小事一览~

【HR730月刊】栏目2024年三月刊【总第39期】上线!我们整理了最近一个月的政策法规、精选案例、专家观点、实务解答等内容,一篇文章带你了解二月发生的热点资讯!

竞业限制补偿金履行引发的问题如何应对?

现对补偿金是否为必备条款、如何约定以及劳动者权利行使方式未作出细化规定,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的裁判观点大有不同。所以本文将围绕实践当中常见的补偿金条款设计与实际履行产生的几大问题进行探讨。

就业歧视典型案例探析

就业歧视的表现方式很多,包括通过种族、肤色、信仰等与生俱来的“先赋因素”表现,有时企业HR的主观偏见也可能会不经意、不严谨表达出来。本文将通过典型案例探讨如何避免招聘中的就业歧视问题。

不发年终奖发家书?落后的年终奖制度

日前一则“浦发银行不发年终奖发一封家书”冲上热搜,引起网友热议。先不论浦发银行的对错,华为任正非曾说过,“年终奖是一种落后的制度”,笔者对此完全赞同。

司法思考:如何理解《第二十条》中的讨薪片段?

《第二十条》以其对底层民众生活的高度还原和对体制运转逻辑的真实再现,一经上映,立刻圈粉无数。但其中对于“讨薪”片段单从法律角度论仍不免有硬伤,所以本文将借此来探讨“讨薪”问题。

“见义勇为”和“正当防卫”会影响工伤认定吗?

一般而言,只有同时符合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才能被认定为工伤。但本着保护劳动者的立法初衷,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即便不具备上述三个认定要件,也可以视同工伤。那么“见义勇为”和“正当防卫”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吗?
2024.02.29 周斌 专栏

公司颁布“国语沟通政策”,员工讲粤语被处罚,公司有权禁止讲方言吗?

近日,员工因在公司未用普通话交流被罚款的事件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网友们的争议焦点在于公司是否有权对在工作中讲方言的员工进行处罚。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平等就业权纠纷案件实证分析

鉴于平等就业权纠纷尚缺乏专门的法律规则予以适用,用人单位及劳动者对于该类纠纷也缺少深入认识,故本文拟通过对2019年-2023年间平等就业权纠纷案件的判决情况进行考察,对司法裁判现状予以归纳总结,以供各位参考。

简评 “女性50岁退休肯定是不对的”

近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姚洋提出,应逐步将女性的退休年龄延长至60岁。笔者并不赞同这一观点,认为姚教授显然没有认真考虑延迟退休年龄所面临的棘手问题。

员工抑郁请病假暗中考研还领高薪:企业管理的警示

日前,一则关于员工病假期间暗中考研并领取高薪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如果真患病,可以休多久,拿多少钱?当借以抑郁之名耽误工作时,企业管理又该如何防范?

离职了,工作笔记也得上交吗?

​近日,“离职后该不该移交工作笔记”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有网友在办理离职交接的过程中,拒绝上交笔记的要求,认为笔记是她辛勤努力的成果。那么,离职员工有义务上交工作笔记吗?交出笔记前,是否可以复制相关内容?
2024.02.22 周斌 专栏

2024,做好员工管理的10条建议

经历疫情后一个完整的2023.2024年的情况扑朔迷离,股市接近腰斩,房事苟延残喘,FDI(外商投资)跌至30年以来最低水平。那么逆势中,企业该如何进行微观的员工管理来彰显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开工红包”是工资吗?缴个税吗?可替代加班费吗?索要红包算违纪吗?

这两天是陆续开工的日子;“开工红包”也是常见的现象,有关“开工红包"的专业问题也有一大堆!例如“开工红包”属于工资、是否需要缴纳个税、是否可以替代加班费等,所以本文将对有关“开工红包的有关问题进行解答。

高管利用职权额外领取报酬,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实践中不乏存在公司在未依法履行必要程序即向高管发放报酬的情况,且极易引发民事纷争。所以本文结合对规则与案例的分析,浅析高管不当领取报酬的潜在法律风险,并就公司如何合法合规地决策高管报酬事宜提供可行性建议。
2024.02.19 梁枫 专栏

2024年的25类休息休假超强汇总与实务分析

春节假期匆匆而过,休息休假总令人怀念。笔者现将劳动法律法规政策中的休息休假做个汇总,包括事假、病假、婚假节育假、丧假、年休假、工伤假等25个休息休假日。

骗取千万生育津贴构成诈骗罪?

近日,此前山东一公司骗取高达980万生育津贴案迎来审判,主犯被判处十年六个月有期徒刑,同时被处以高达50万元罚金。那么他们是怎样骗取生育津贴?为何构成犯罪?今天本文与您一起探讨这一问题,看看有哪些值得探讨的地方。

叮咚,您订阅的二月刊上新了!

【HR730月刊】栏目2024年二月刊【总第38期】上线!我们整理了最近一个月的政策法规、精选案例、专家观点、实务解答等内容,一篇文章带你了解一月发生的热点资讯!

全国首例“隐性加班”判决,谁在躲猫猫?

2024年1月23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工作报告中,法院把下班后利用微信相应回复认定为加班。从从表面上看,该判决直面了社交媒体时代工作和生活边界不断模糊的现实,着眼于劳动者利益保护更显政治正确,但笔者认为深层次的问题并未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