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767 期

    “精神性离职”,为何成为人才“流失”新形态?

    时间:2023.10.19    编辑:

  • 导语
  • “精神性离职”是指员工在感情和精神层面脱离了公司,他们不时散播着情绪,巧妙地分享着努力无用的切身经验,长此以往,其他员工会逐渐对公司整体失望,也开始集体混日子。那么,管理者们应该如何预防“精神性离职”行为的出现?
  • 每个优秀却失意的职场人都有些相似的经历。

    4年前,笔者的好友毕业后入职全球500强美企,她学历最高,专业对口,性格开朗与同事相处愉快。她的工作量是全部门员工两倍,负责的所有项目花费最少、产出效益最高,工资稳定保持同岗同事三分之二、低于同龄和同工龄所有人五分之一。是乐观让她坚持下来。

    年底,在持续加班两个月后的某个星期一,她看到了部门其他同事被破格提拔的公告,那封极尽想证明实至名归的简介并不令她信服。持续付出,也持续收到忽视与失望。公告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会选择辞职,但朋友最终选择留下。

    她属于这样一批人:不会、或者不急于从行为上离开公司,而是用“精神性离职”保护自己,“感染”他人。

  • 什么是“精神性离职”

  • 从名称即可知,“精神性离职”是指员工在感情和精神层面脱离了公司。但是他们没有十分迫切的生活压力,没有实质性的人际矛盾。这些员工不会提交辞职信,告知组织“我要离开了,请提前交接,准备候补人员”。他们受了些“委屈”后选择待在原岗位,继续机械地完成本职工作。只是员工此刻的工作心态已大不相同。在一次次的失望后,他们不再是满怀憧憬的少年,不会再把自己看成公司的一部分,不再认可公司文化行为上不会再主动承担拓展性工作、遇到问题不也会再主动与人沟通

    朋友调侃自己是“钮祜禄·职员”,从现在开始,她要为自己努力。

  • “精神性离职”的特点

  • 首先,不同于一贯表现平平的员工,只有优秀员工才会被“努力争取”和“得不到”的落差所击中,才会令他们心理上产生脱离的动作。“精神性离职”只发生在优秀员工身上,而那些向来得过且过的人,从来没有真正“在岗”。

    而“精神性离职”最大的特点就是悄无声息。

    如同媒体人傅首尔所说:“成年人的崩溃是静音模式的。”既然与公司多次沟通无果,那么就选择沉默。

    优秀的员工熟稔公司制度,聪明智慧,反过来就有能力安静地从努力转变到“懈怠”。他们有时可以表面上依旧礼貌、乐观,分配的工作依旧会按时交付,甚至有时也稍作积极之态。但是别忘了,他们是优秀成员,做到及格,只用三分之一精力就行。而剩下的三分之二,则会选择留给自己。

    于是“精神性离职”第二个特点,就是该情况多发生于制度完善、崇尚人性化的大企业,比如很多外企。

    因为这些企业更追求组织稳定,运行稳健,会重视雇佣安全,谨慎辞退或裁员,重视生活-工作平衡。笨而听话的员工会过得尤其舒服。

    面对跳槽带来的风险,人留在原岗位,不再那么努力(反正表现优劣无区别),在组织制度的加持下,保留薪资、保险和各种福利,何乐而不为。

    如果给这种“乐趣”增加一个期限,答案就是:不确定。这也是“精神性离职”第三个特点。

    相较于立即跳槽甚至甩手裸辞的潇洒,可以确认的是精神性离职期几乎不会很短,它是员工深思熟虑的结果。员工决定与组织开展拉锯战,用减产来慢慢收获应得,只要员工本人做到应付工作与关注自我相平衡,该期限可以无限延长,几十年,甚至到退休。当员工个人事业明显优于打工所得,或者公司发起裁员,该期限结束。

  • “精神性离职”的警钟

  • 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精神性离职”的优秀员工身上,公司会一边花费相同的成本,一边损失三分之二的人力产出。而外界兼职、弹性工作和自谋职业形式的兴起,更是给“精神性离职”员工打开了思路。剩下大的三分之二精力,除了慢慢考察新公司;他们还可以做自谋职业人,例如咨询顾问、计件收费、知识收费等。外面的世界太精彩!被裁员?他们不会害怕。彼时这些员工早已技谋在身,羽翼丰满,裁员只是个发放补偿金的时间点而已。

    而在企业内部,事情只是刚刚开始。优秀员工的“精神性离职”,犹如病毒逐渐扩散。

    大卫·科特莱尔在《周一清晨的领导课》提到,占据团队人数九成的中间员工,“一直睁大眼睛盯着你——他们看你如何对待超级星(优秀员工),之后他们基于你的行动,决定是否付出代价成为一名超级星。”

    如果对于行为上辞职,企业还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等来粉饰太平。那么“精神性离职”下,失落而懈怠的前队友每天就在眼前,他们不时散播着情绪,巧妙地分享着努力无用的切身经验。有反差的故事吸引人,身边的故事更感染人,不用多久,相信所有人都会对公司整体失望,集体混日子。

    “精神性离职”可以帮助企业维持漂亮的人员流动率(Turnover Rate),但最终败絮其内。然而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事情本不可以变得很坏。

    “优秀员工”其实是最好“哄”的。工作业绩多少佐证了他们明事理、懂规则 、知变通。就如上文中,好友的故事里,她在前4年一直在收到直属经理和部门高管的口头表扬,也深信自己被认可。早先,她愿意接受公司对于控制预算的说辞,愿意相信领导层对于未来的描绘,愿意用自己态度和业绩证明自己值得。但令人彻底失望的是4年来一贯的不对等回报。

  • “我给了他们这么多机会,他们都错过了”

  • 作为公司高管,应尽早更新管理政策与市场挂钩。如果在3年前,公司还有底气抛出“你不做有人去做”的威胁,那么现在,在如此丰富的用工形态下,有能力的年轻人为什么要给予公司无限的机会,耗费时光?

    领英早在2018年的一份关于千禧一代职业报告中就表明,90后平均晋升主管年限比70后缩短了2.5倍,这个速度在不断加快。过于漫长的升职等待期无法服人;陈旧且模糊的升迁标准也把人才拒之门外。

    同样是90后的好友说,她难以相信自己还可以像前辈一样再坚持三五年,熬到升职,她的人生很宝贵。

    对于人才,企业要打败的不仅是竞争对手,而是整个社会新业态。而作为中层管理者,能让可支配资源的物尽其用,略尽管理职责,一些员工会继续努力。翻开公司政策,里面有完善的奖励体系供管理者运用;回顾在岗培训,有无数的课程和案例供管理者参考。

  • 一个不称职的经理人,即使企业如同航空母舰,他也会变成子弹,杀死船上的水手。在瞬息万变的人才市场中,企业的挑战也层出不穷。但保持竞争力的核心从未改变——尊重个体,合理回报。这样即使再大的风浪,也不能阻挡航行的路线。(笔者:GHR编辑部)

评论 ( )
发表评论请登录 , 没有账号? 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