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7 期
对待离职员工的三重境界
时间:2023.05.11 编辑:
从去年到今年,裁员一直是正在进行时,不过相比于去年的大规模裁员,今年,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与其说裁员,不如说“优化”。相比于规模化裁员,有选择有针对的优化更要考验HR和管理者的沟通能力和技巧,因为规模化裁员的诱因更多是企业本身,而优化则包含是企业和员工个人双重的,员工的抗拒感自然更重,沟通挑战也更大。
因此如何与离职员工好聚好散,成为了HR和管理者头疼的问题,HR抱怨管理者沟通能力不够,管理者抱怨HR的离职条件太苛刻。如何调整心态,坦然面对这种“负面反馈”呢?本文提出了“对待离职员工的三重境界”,分享给各位管理者和HR伙伴参考。
第一重境界:好合好散
对待离职员工的底线,是尽量别让他们带着怨气离开。如果涉及离职经济补偿,企业应尽量慷慨,至少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也别谈什么离职员工管理了,不打官司已经是万幸。更好的做法,是照顾到员工的情绪。对主动离职的员工,企业和HR做离职面谈时,可以让员工抒发一下不满。甭管有理没理,有人听自己倾诉总是好的。如果没人理,员工憋着火离开,肯定会在企业外部找人诉苦,甚至在网络上添油加醋地撒气,那样对企业的伤害更大。
对被动离职的员工,企业主和HR要向员工解释原因,表达同情和理解,也可以讲一些自己过去从困境中走出来的例子鼓励他。如果觉得自己干有难度,离职面谈还可以外包。有一部电影叫《在云端(Up in the Air)》,故事主人公是专门帮企业裁员的咨询顾问,和我算1/4个同行。他每天飞到各个城市,代表客户和被裁的员工做面谈,告诉对方“You’re fired”。然后巧言辞令安抚那些愤怒咆哮,泪流满面的人。日复一日,真是份苦差事。还有更好一些的做法。我听说一些企业会联系猎头,帮助被裁撤的员工重新找工作,算是很良心了。
第一重境界下,企业对待离职员工的管理举措集中在离职流程里,目标是尽量消除负面影响,不留后遗症。流程结束后,雇佣双方一别两宽,相忘于江湖。做到极致,也就这个样了。
第二重境界:散买卖不散交情
有意建立生态型组织的企业,会把离职员工视作一类特殊的人力资源。雇佣合同终止了,但交情还在啊。企业和离职员工长期保持着一种“弱连接”或“弱关系”。比如企业建立一个“毕业校友”微信群,把离职员工拉入其中,定期向他们发布一些企业最新消息和发展动态;逢年过节,企业可以向离职员工寄送一些小礼品;重要的庆典活动也可以邀请他们来参加。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有这样的离职员工团体,比如百度“百老汇”,盛大“盛斗士”,阿里“前橙会”,新浪“毕浪”,等等。
维系弱关系的举措还有很多,以我所在的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为例。公司为每位离职员工保留了工号,工号序列可以反映出他最早是在哪一年“参加革命”的。如果一位员工离职后若干年又重新入职,会继续沿用过去的工号。这也意味着,公司永远不会忘记他,永远留着一把虚拟的“空交椅”等他回家。再者,每年春节前夕公司组织年会聚餐,我们都会邀请校友参加,大家叙叙旧,聊聊近况。还有,管理咨询项目奖金的内部结算常常有一个滞后期。有时候等项目管理流程走完,奖金发下来时,项目上的某个员工已经离职了,这种情况下奖金还给不给他呢?人走茶凉,有些咨询公司是不给的。但我们一分都不少,全数给——甚至超乎很多离职员工本人的期望。
维系弱关系要企业付出一定的管理精力和成本,值得么?值得!事实上,我们今天有相当比例的客户咨询需求信息都是由校友们提供的;校友们还是公司的猎聘渠道,为我们推荐了很多优秀人才;他们还可以作为外部专家给咨询项目提供技术支持……这是多么宝贵的人力资源啊!
对其它行业的公司而言,员工离职后如果继续找工作,大概率还是会留在原行业内。有人去了客户企业,有人去了供应商公司。当有生意机会时,找谁呢?当然首先就会想到老东家嘛。第二重境界下,企业会和离职员工维系“弱关系”。只要交情不散,买卖转着圈总会回来。
第三重境界:灵活雇佣与生态联盟
先说说我一位朋友M的故事。M是90后,自己创业做了一家食品企业,近年来业务蒸蒸日上。在最近的一次交流中,我们聊起灵活雇佣话题,M说道:
“我的公司过去员工数量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人,现在我们大量地使用灵活雇员,全职员工只有50多人了,但业务量却翻了好几倍。一开始是财务、人事、行政这些职能部门,后来业务部门也开始使用灵活雇员。灵活雇员是从哪里找来的?要分情况。
通用的标准化工作,比如财务代记账,我们就外包给市场上的服务机构。而对于我们公司特有的工作内容,很多灵活雇员就是公司过去的全职员工。举个例子,之前公司一名品质主管和我提出要离职,在离职面谈时我对他说:‘合作这么多年了,公司失去你真的很可惜。你愿不愿意今后还为公司做一些事情?比如日常的品质数据分析工作,过去大概占到你小一半的工作量。这块你早就驾轻就熟了呀,未来这个工作还是由你来做,远程线上完成也可以。你在职时一个月薪水拿到手8000块,公司未来一个月还付你4000块,如何?’品质主管非常高兴,欣然接受。你知道的,一名员工如果每月到手薪酬8000块,公司实际承担的人工总成本至少翻个倍。如今我只用了四分之一的成本,就实现了他原来近一半的工作量,而且还是他绩效最好的那一块。
那名品质主管为什么要离职呢?不瞒你说,我这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内部跨部门沟通已经有点复杂了,一些事情扯来扯去很烦人。品质主管是那种老老实实低头做事的性格,不擅长和人沟通,所以过去干得很累。但现在这种模式下,我们把他原来的职责做了切分,他今后只承担自己最擅长的那部分。当然,沟通协调的事情还是要有人做的,谁来做呢?就转给了留在公司内部的那些人。
这是个双赢的结果!对公司而言,经营效率、灵活性、抗风险能力都增加了。那位品质主管也很满意,他省了通勤的麻烦,不用忍受千头万绪的沟通协调,做的还都是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工作时间也灵活。如果他能再找一份类似的工作,收入还能增加呢。正式员工转灵活雇员的情况很多,比如有的女员工要生孩子,不能全职工作了,那就转为灵活雇员呗,继续为公司做事。员工个税和五险一金怎么处理?灵活雇员都注册了个体工商户企业,这样公司能拿到正规的发票,税费也不高。不过五险一金是靠他们自己另想办法缴纳的。”
我对M的故事十分感兴趣,因为它验证了我关于VUCA时代组织形态的一个构想。于是我追问道:“我有个猜想,不知道对不对——你们发包给灵活雇员,比如那位品质主管的工作内容,都是些‘说得清’的任务。职责边界清晰,工作量和绩效价值也容易认定。而像沟通协调这种‘说不清’的,含混的,不确定的,没法用清晰语言表述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多地归集给内部员工完成。留下的内部员工都是核心骨干,他们间彼此有比较强的心理契约,彼此信任,沟通成本比较低。他们的角色也越来越像‘项目经理’,不断定义问题,分解任务,然后把具体任务发包给外部的灵活雇员完成。是这样么?”
M想了一下道,“的确如此”。
注:VUCA时代组织形态——核心岗位职责向内坍缩,成为“超级岗位”,辅以AI与其它多种雇佣模式员工。
离职员工转变为灵活雇工
M的故事说完了。你发现没有,在第三种境界下,离职员工和雇主之间仍然保持着“强关系”。交情没散,买卖也没散,而且公司还构建起一种更加合理高效的人力资源组织形式。将离职员工转为灵活雇员,巧妙地解决了灵活雇佣模式下的若干棘手问题。当一家企业试图推进灵活雇佣时,会立刻碰到高企的交易成本:灵活雇员从哪里来?如何判断他的专业水准?如何让他熟悉公司内部的工作流程?如何确定薪酬水平?如何控制绩效?……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灵活雇佣模式是不成立的。
对于此,我们此前文章中介绍过几种方法。比如,Topcoder网站运用竞赛机制吸引人才,标定人才专业水准,为优胜者付薪;而选角导演机制则把人才配置的相关能力寄托在优秀HR身上。这些机制在实践中虽然都成立,但普遍适用性还不够强——第三方服务机构通常只能解决特定垂直专业领域内的供需撮合问题,而优秀的选角导演(HR)也实在难得。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离职员工时,解决问题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很多。首先企业和员工之间原本就相互熟悉,沟通成本很低;发包给员工的任务也是被切分出来的,他最熟悉和擅长的工作内容,所以绩效是有保障的;再者,定价可以参考员工全职工作时的薪酬水平,且劳动收入转为经营性收入后可以节省很多税费,雇佣双方议价也比较容易。应用这种方法也有前提条件。最重要的一点是,雇佣双方之间信任关系还在,或者说要至少满足前述“第一重境界”;此外,员工的工作时间要有保障,如果跳槽找了一份996的工作,怕是顾不上前雇主了。比较好的情况是,员工没有立刻再就职,或者下一份工作比较清闲,有大把的业余时间。顺着这个思路,退休员工也可以是应用这种灵活雇佣模式的目标群体。
企业与离职员工组建“生态联盟”
除了灵活雇佣,企业和离职员工建立的强关系还会以“生态联盟”的形式出现。一些技术或销售骨干员工在公司干了三五年,熟悉了公司的产品,手头也积攒了一些客户关系,于是单飞,自己创业开公司。他们有的挖走了原雇主的客户,有的甚至还会侵犯原雇主的商标和专利。如果公司和这些离职的小团队正面硬刚,比如打官司,打价格战,就算能打赢,也很容易两败俱伤。能理解第三重境界要义的企业老板,反而会把这种现象当做转型发展的契机,扶持那些离职人员开办的创业公司。离职人员有一定业务能力和创业精神,正好符合平台型组织构建大量“自主小前端”的要求。那么,怎么扶持?
创业要启动资金吧,原雇主可以出一部分。但最多只占49%股份,一定要让离职团队当创业公司的大股东。唯如此,他们才能打心底觉得自己是老板。这点特别重要——既然是生态联盟,公司就不能总想着通过股权实施生硬的控制。产品散给自主小前端后,公司可以转向建设中后台经营:做高技术含量关键原材料的研发和供应,做品牌授权和质量认证,做管理和技术咨询,做SaaS软件,数据服务......总之,千方百计地为前端团队赋能,帮他们发财,这才是更稳固的关系连接。离职员工借老东家的力,让自己的创业企业快速站稳脚跟,实现盈利;而公司则借离职员工的力,实现产品和服务的转型升级,打造出竞争对手难以攻破的护城河。瞧,离职员工管理做到第三重境界,已然成为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部分。
在传统雇佣制条件下,员工要么全职,乖乖干活;要么离职,形同路人。二元对立,非此即彼。但如果企业将自身视作社会经济生态中的一部分,那么与各类(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应是多层次的,多样化的,并且可以根据业务及工作属性灵活部署。离职未见得一定是分手背叛,恩断义绝,而完全可以是从一种雇佣与合作形态跃迁到另一种。(笔者:汪亮 | 控制与激发)
发表评论请登录 , 没有账号? 请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