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隐性加班”判决,谁在躲猫猫?

2024年1月23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工作报告中,法院把下班后利用微信相应回复认定为加班。从从表面上看,该判决直面了社交媒体时代工作和生活边界不断模糊的现实,着眼于劳动者利益保护更显政治正确,但笔者认为深层次的问题并未解决。

全国首例“隐性加班”判决,谁在躲猫猫?

2024年1月23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工作报告,针对网络时代“隐形加班”现象,法院将下班后利用微信相应回复认定为加班。报告在附件中介绍,劳动者李某起诉公司向其支付2019年至2020年的加班费。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工作内容具有周期性和固定性的特点,有别于临时性、偶发性的一般沟通,体现了用人单位管理用工的特点,应当认定构成加班,据此判决某公司向李某支付加班费3万元。该案件还被选入“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

......

本文是 HR730 VIP 会员专属内容

请登录

成为VIP会员

  • 专栏 一周点击 TOP5
发表评论请登录 , 没有账号? 请注册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