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816 期

    绩效自评个个都是100分,要如何改变?

    时间:2024.04.25    编辑:

  • 导语
  • 每年绩效考核的自评打分环节是很多HR们难以言喻的痛点,个个都是100分,变成了形式主义。那么想一想,如果公司采用自评不打分,冷冰冰的数字变成有温度的语言,会对绩效考评过程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将一起来来侃侃。
  • 每年绩效考核的自评打分环节是很多员工难以言喻的痛点。绩效评价的常规做法是,员工自我评价和打分,上级评价和打分,最后按权重得出综合分。

    前段时间HR同行有点开心地跟笔者说:“我们公司终于做了一件有良心的事,员工不需要自己为自己打分了,只需要按标准填写工作成果、态度、强弱项、发展和改善等评价项即可。我们进行员工调查时,绝大多数员工都投了赞同票。其实每个人心里都装着小九九,有的给自己打99分,这不是明摆着欺负老实人。现在自己不用打分,最起码在这个细节上体现了公平。”

    有些公司对于绩效改革的做法,都是为了少些形式主义,让评价更客观和有效。如果公司采用自评不打分,冷冰冰的数字变成有温度的语言,会对绩效考评过程有什么样的影响?下面我们来侃侃。

  • 打破心理博弈,还原真实反馈

  • 我做绩效管理那会,每到年终绩效考评,总会听到一些声音,

    “这评价要怎么写呀,一点头绪都没有,压力山大。”

    “这自评真让人崩溃,哪哪都觉得写不好,自己跟自己玩心理战。”

    “自己给自己打分怪不好意思的,琢磨好几天都出不来,还不如领导直接告诉我怎么做得了。”

    有几种情况在自评中比较常见的。

    1、有的员工是只关心自己利益的“理性主体人”。

    由于绩效打分关系到绩效工资,他们的策略是获得个人利益最大化,会厚着脸皮给自己打高分。根据经典的博弈理论,如果员工打高分,无论管理者打高分或低分,对员工都是最有利的。通过对员工自我评价的博弈分析,很大几率出现纳什均衡(高分,高分),员工自评没有区分度,对结果的影响作用不大。

    2、有的员工倾向高估自己。

    芒格曾说:“自视过高的人比比皆是。”《穷查理宝典》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问,你的驾驶技术在全人类当中排百分之多少?结果有 90%的司机都认为他们的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平之上。

    大多数员工也会倾向于过高地评价自己,这是社会心理学里著名的自我服务偏差。在跟下属做绩效反馈时,我看到他给自己打了95分,我问他,“你给自己打了95分,是怎么得出这个分数的?”

    他表现出自信满满的模样,“我觉得这一年自己做得还是挺好的,你交待的工作都认真执行,也没犯什么过错。那5分是自己对自己反思,觉得有一两个项目做的还不够好,所以扣了点分。”

    很多时候现实中执行的任务跟绩效计划无法对应,员工对自己的能力和贡献做笼统的总结,容易造成“自我评价泡沫”。

    3、有的员工对自己高标准或过度自谦,给自己打过低的分数。

    有些员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追求完美主义,当无法达成,受到打击,产生习惯性自我怀疑,很容易导致自我能力低估。这部分人在给自己打分时,就会打出过低的分数。

    在回收绩效表的时候,曾听到一些主管唉声叹气,问及原因,原来是被领导看好的优秀员工,自己给自己打了个75分。问员工本人原因,他的回答是:“我觉得这一年做得不够好,……”然后就开始叙述自己做得不好的细节,把领导听得难以忍受。被领导认为是小的事情,却被员工看作很严重。

    另外,有些员工在谦虚的文化中被养成过于自谦的性格,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为了让团队和谐,不乐意做“出头鸟”,即使成绩优秀,也给自己压分。“我觉得这一年做得一般,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

    以上所举,员工自我评价受主体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可能导致员工在自评时过于关注分数而非实际工作表现,让绩效评价的有效性降低。因此,企业打破分数框架,不受分数限制,员工能更自由聚焦在描述自己的工作情况,从而提供更准确的自我评价。

  • 从强调“量化”到“发展”评价回归

  • 自评打分往往会让员工过度聚焦量化和可测性。打分思路一般是,把绩效表中能量化的指标项的分数算出来,作为自己绩效总体评分线的高低考量,而不能量化的指标如团队合作、客户服务、创新思维等,会被忽略掉。

    例如,一个业务员的绩效考核表中,销售额达成指标权重占30%,利润完成率占30%,客户满意度占20%,学习力、团队合作等指标各占10%,员工本人在进行自评打分时,往往只盯着容易量化的前两项来打分,而后面考核工作过程质量的三项难以量化,会被忽略。

    如果前两项都完成,那员工本人会倾向给自己打高分。尤其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量化指标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衡量标准,使得员工更容易比较和评估自己的位置。

    但忽视非量化贡献,可能导致目标扭曲,过度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如为达成目标而牺牲与客户的关系。另一方面,量化指标也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很多销售型公司,领导很关注业务员的业绩产出,这就导致员工特别重视绩效量化指标。

    有的员工销售目标都完成了,但喜欢吃独食,在团队合作上做得极差,自己却不自知,给自己打高分。但在绩效管理中,这是一种“偏科”现象,他的绩效综合评分不能算高。

    过度聚焦量化指标,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即限制员工发展。量化指标是短期的,它会限制员工的视野和创新思维,因为创意意味着风险,目标很难量化。为了达成量化指标,员工往往会采用保守和稳妥的可行性策略,而放弃大胆的创意想法。当被局限在量化陷阱,就忽视了我们没有到过的、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沃伦·巴菲特曾说:“不要让量化评价限制了你的成长和发展。”他倡导人们关注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层次的价值。

    以上是自评打分带来的过度强调“量化”的负面效应,当我们拿掉评分剩下评价,把心思放回自身发展上,这才是绩效管理的本质。

    取消了打分,员工的心理枷锁被打开,少了比较的心理和竞争的压力,安全感被强化。无需去为打分纠结时,员工更加全面地评价自己的工作表现,不仅仅局限于量化指标,而包括自己的技能、经验、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思考如何改进和提高,如何去跟领导争取资源,自主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 重塑员工话语权,激发自我赋能

  • 以前过于依赖打分这种评价方式,脑袋就围着高分数高奖金来转。虽说也跟领导面谈绩效,复盘工作,但情绪总会被分数牵动。不能全副精力放在工作和个人发展的思考上。当有更多时间,全视角去评价自己工作时,发现有很多细节被忽略掉了。

    笔者担任绩效经理那段时间,时常有管理者找我诉苦说:“我跟员工做绩效反馈时,有的人根本就没把心思放在复盘工作上,反反复复跟你揪他的自评分数跟我的打分为什么差那么多。碰到一些较真的员工,会刨根问底,一项项跟你对,哪里的打分低了,为什么。一个小时的时间都浪费在解释上了。你说这样的面谈有意义吗?”

    除了管理者抱怨,我们有时还会收到员工申诉,“领导的打分跟我的自评打分差距太多,不合理,领导就是对我有偏见,我不接受这样的绩效结果。”

    当员工自评打分,员工既是台上的演员,也是台下评委的身份,拥有“裁判”的权力。员工习惯做“评委”的活的时候,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去维护自身利益。这样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每年年终绩效考评都会上演。这时,员工的话语权都用在了跟领导掰扯分数的合理性上。而对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哪里做得好,没有过多的思考,在跟领导进行绩效面谈时,对自身工作提升和发展的话语也不多。面谈变成一场针对分数的辩论赛。

    当企业拿掉自我打分,这不仅仅是一种评价方式的改变,更是企业对于员工个人价值和发展的重视。把员工的视线从分数转移到工作评价上,传统绩效从“控制型”向“赋能型”的模式变化。当工作评价变成员工的重点工作时,企业会对员工评价有更标准、更高要求的表述,就像年终述职时那样细致。这会逼着员工打开思路,时间分配、精力投入都会有质的变化。员工真正参与到自己的发展计划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空间。

    再想象一下绩效面谈的画面。不需要再去纠结员工评分和领导评分的差异,没有了针锋相对,剑拔弩张的气氛。面谈的主题自然而然围绕员工工作和发展本身展开。这时,聚焦工作评价,经过深思熟虑的员工本人,会在这个问题上有更多发言机会。员工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参与感,绩效面谈变成员工本人的主场,改变传统模式下的被动状态,这无疑大大提升员工的自我效能感。

  • 企业采取员工绩效自评不打分方式,对传统绩效评价方式而言,是一种深远的影响。它促进了一种更为正向、创新和赋能的组织氛围。也有助于提升员工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让员工在绩效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参与感。(笔者:Cana酱)

评论 ( )
发表评论请登录 , 没有账号? 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