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5 期
优秀员工≠人才,为什么?
时间:2022.11.03 编辑:
很多HR谈人才,容易把人才跟“优秀员工、高管、干部”混一起。
还有很多大厂,把HR招聘岗位叫TA(talent acquisition),把培训岗位叫TD(talent development),进一步模糊了人才的管理边界。
我们帮大家梳理一下人才几个概念,说说人才的评价标准。
谁是人才?
1、员工与人才
第一个问题,技术过硬的程序员,业绩不错的销售,脑洞大开的设计师,他们属不属于人才?
按照我们理解,如果你们公司只有那么几个超厉害的程序员,就靠几个业绩吊炸天的销售帮公司冲业绩,但凡走一个,公司核心业务(研发、销售)可能都停摆,他们当然属于人才——他们对于公司业务有重大贡献。
拿现在最热的带货主播来说,如果公司all in在线上直播,比如东方甄选,直播间的主播老师必然是人才,而且是关键人才——帮助公司完成战略转型。
反之,传统快消公司,一直有大量的门店销售,线下销售占比才是最大头的,线上销售和直播带货占比非常小,你很难说“带货主播”是不是人才,因为他们的业绩(包括个人薪水)可能都比不上线下资深销售。
包括很多大厂,拥有数以千计的程序员、销售,除非他们是“资深程序员、销售总监”,且职位高,资历深,业绩突出,否则,“人才”未必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简单总结,评价员工是不是人才,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稀缺度,物依稀为贵,如果”每个员工都是人才”,实际上淡化了人才的价值。
二贡献度,要看他对公司的贡献,公司没有他还行不行,他跳槽了,老板睡不睡得着?
2、中层与人才
第二个灵魂问题——人力资源经理、HRBP算人才吗?
有人说不算,人力资源总监才算吧;或许有人会补充,主要这得看HRM手下管多少人,看他是不是直接汇报给老板,如果这个人叫HRVP(人力资源副总裁),大家应该不会反对。
谈人才的时候,我们很难不被“中层、高管”这些词影响,通常来说,当你被定位为“公司高管”,一般就属于“管理型人才”,如果只是笼统归为“管理层”、“中层”、“业务leader”水分很大,需要进一步判断。
所以,判断一个中层是不是“人才”,不能直接看title,得看他在公司的真实的位置,看他这个“职位”在公司的价值和作用,看他在老板的内心的分量。
比如说,有人去开拓新业务做砸了,或有的业务一直亏损,但是老板依然很信任这个人,一般来说,这种属于“战略性人才”,很难用常规标准去评估。
另外,不要小看大型企业的“xx主管、专员”(比如国企),也许会比小企业“xx副总”的岗位价值还高。
业内评价人才,或做人才盘点,都使用人才九宫格模型。
人才九宫格,常见的评价维度:
一高绩效(业绩+价值观),看他最近一段时间(半年或一年),表现是怎样的;
二高潜力(领导力+潜力),看他未来还有没有潜力,还有没有成长空间。
3、干部与人才
“干部”是一个外来语,源自法国大革命,英文是Cadre,民国期间从日本引进,依赖组织赋权,属于组织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干部”在我国体制用得比较多,1993年随着公务员制度推行,开始收窄“干部”概念,比如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逐渐不再称为干部,开始归类为“专家”和“人才”。
“人才”源自西方圣经,最早属于经济学术语,英文是Talent,属于自带天分、有天赋的人。现代“人才”的概念,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特定的组织做出贡献的人。
目前,干部主要还在体制内使用,逐渐被民企借用,比如华为、小米等公司,现在不少互联网公司也在推广。
4、专家与人才
“专家”,一般指这个人在某一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专业人士,通常无法自学成才,需要接受科班教育、或入行多年的职业训练。
主要特点,他们都有较高入行门槛(准入考试相对比较难),比如医生、律师、注册会计师、精算师、造价师等。
在企业, “专家”实际上是某种职位序列,属于各类工程师、技术人员,采用P(professional)来分类,比如在阿里P7叫高级专家,P12叫科学家。
简单的说,高管属于“管理性人才”,专家就定义为“专业型人才”,国家还有一个说法叫“技能型人才”。总之,“专家”是“人才”的子集,这应该没多大争议。
5、核心人才与高级人才
这两个属于人才的比较级,对“人才”进行细分的,类似的叫法还有“战略人才”、“骨干人才”、“关键人才”、“核心人才”等等。
当公司用“核心人才”这个词,说明公司人才结构像一个洋葱,一层层的,最里面的是核心人才,外面层的一般就是辅助性、支持性的人才。
当公司谈“高级人才”,可能按照金字塔型的层级结构来分的,最上面是高级的,最底下初级的,至于如何划分这三个等级,不同公司有不同标准。
通常来说,“战略人才”在公司承担战略目标和重大任务,有着特殊使命;“关键人才”则一般遵循“二八原则”,任何企业都有20%的关键人物,决定着企业生死。
人才判断标准
跳开传统HR判断人才的视角,分享几个人才判断标准:
1、猎头的视角
一般来说,猎头判断“人才”价值,最重要的标尺不是人才本身,而是这个人才在行业的价值,它能企业解决什么量级的问题,企业愿意拿出多少钱去找这个人。
猎头对人才的评价,主要考虑两个:
(1)是否可量化
一个人是不是人才,猎头有一个“五高标准”。
高起薪(年薪要高,这样猎头佣金越高);
高潜力(年龄适宜,个人有成长空间,企业有想象力);
高产出(业绩卓越,有能力、有经验);
高学历(学历过硬,有必备证书);
高口碑(背调靠谱,没硬伤)。
(2)是否稀缺性
稀缺,通俗的来讲,就是人才不好找,如果企业HR轻松能找到的人才,也就没猎头什么事了。
稀缺,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说,一种是周期性稀缺,企业培养时间是来不及的,得去市场找现成的,让猎头公司帮挖,比如小米造汽车,靠自己的校招生或者手机行业的人转过来造汽车,肯定供给是跟不上的。
另一种是结构性稀缺,就是整个市场都还没有了,企业也不可能培养出来,比如各大厂要抢元宇宙人才,但是,元宇宙长什么样没人知道,需要什么人才也就没谱了,这就是结构性稀缺。
哪怕实际上,HR和猎头手上可能有这个人的信息,他也得跟雇主说,哎呀,这个人很不好找,需要花很长时间去沟通的,营造一种“稀缺”的感觉。
2、财务的视角
如果从企业内部财务的角度来判断人才,则有“三高”:
(1)投入成本高。
比如管培生(未来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需要企业砸真金白银去培养,下表是网有总结的2023比亚迪校招薪资表(不一定准确),但足以说明,比亚迪最近能收到20万份校招简历,也是下很大血本的。
(2)管理风险高。
从行业挖过来的高管,薪酬成本只是一小部分,他们职权范围内的业务费用和项目预算才是成本大头。
(3)重置成本高。
综合前面因素,一个难招聘也难培养,二是解约后,违约金高。
3、任务的视角
任务维度,说得通俗易懂一点,就是根据“事”来判断,而财务维度根据“钱”来判断。
(1)任务的重要性。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战略调整、业务转型”,有的业务和团队瞬间就变得很重要,有可能是行业赶上风口,也有可能公司一把手“突然就重视了”。
就像新东方、好未来转型“不得不”做直播,百度、小米“顺势”去造汽车,这些新任务必须靠“战略性人才”去推动。
(2)任务的紧急性。
这种任务往往是突发的、十万火急的,比如疫情,全国各地抽调去“救火”的医护人员,平常她们在自己的医院只是普通职工,面临上一线的紧急任务,有的人成为“抗疫英雄”,有的人成为火线提拔的“后备人才”。
回到实体企业,比如2020年年初,比亚迪、柳州五菱汽车等公司,他们一夜之间转产做口罩生产,背后的“人才”,也都是又红又专的。(笔者:熊童子 | HR实名俱乐部)
发表评论请登录 , 没有账号? 请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