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643 期

    组织能力到底是什么样的能力?

    时间:2022.06.30    编辑:

  • 导语
  • “组织能力,是指组织干成事的能力。”败事有余的组织能力,通常脱离经营、脱离人性、脱离规则,我们要走向“成事”的组织能力,须对“三个脱离”予以重视,本文围绕组织要干成事从大体轮廓上进行简单地“侧写”与探讨。
  • “组织能力,是指组织干成事的能力。”这句话是援引,不是我说的。

    说一千道一万,组织能力还是要导向胜利,要打胜仗,要成事,组织能力也需要“事上磨炼”。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组织能力,不是大家欢喜的,更不是企业愿意看到的。

    败事有余的组织能力,通常有三个显著特点:一个是脱离经营谈组织能力;一个是脱离人性谈组织能力;一个是脱离规则来谈组织能力。

    我们要走向“成事”的组织能力,须对“三个脱离”予以重视。本文围绕组织要干成事从大体轮廓上进行简单地“侧写”与探讨。

  • 高能组织目标

  • 组织的能量有高有低,有强有弱。

    组织能力的三个能级:能支持业务→能支持增长→能塑造增长。

    1、能支持业务,第一能级的组织目标。我们的组织工作,人力资源工作要服务于业务,支持业务。业务发展得很快,管理跟不上,有缺口,要求我们理解业务,从政策、资源、工具等方面去做缺口的弥补,做支撑,这也是很多企业搞BP的原因。

    2、能支持增长,第二能级的组织目标。就是我们做组织工作,人力资源工作,业务的人能相信你能给他带来增长,业务的人能相信你就非常了不起了,还能带来增长,就非常了不得了。或许可以从业务目标→策略→行动(能力)去做增长,具体来说,深入到公司的业务模式,产品策略、渠道策略、供应链策略、营销策略等等去做策略改进,去做匹配改进策略的能力提升。

    3、能塑造增长,第三能级的组织目标。(或)更多是决心、信念(甚至是信仰)等来牵引组织的发展,这个多见于政党组织和宗教组织,不展开。

    可见,从能支持业务的第一能级到能支持增长的第二能级,再到能塑造增长的第三能级是由弱到强的。大多数企业的组织工作尚处于第一能级阶段,到第二、第三能级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这就要求我们先去理解业务,做好支持,缩小缺口。

  • “三个深化”的厚度

  • 经营的深化,人性的深化和规则的深化。

    我们说组织能力工作是要打胜仗,要成事的,必然是经营先行的,经营先于管理,管理要服务于经营。同样,组织能力建设也要服务于经营,这是第一位的。

    一、经营的深化

    我们习惯于讲业务经营、业务与经营,更多是从业务角度来谈经营。

    基于管理的常识,我们说企业是由业务和组织双轮驱动,我们不能脱离业务来谈组织,也不能脱离组织来业务。业务与组织共同构成了企业经营体。

    这里我们讲得经营的深化,主要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做探讨。

    1、外部环境对经营的深化的要求

    可以表现为宏观政治经济政策、技术/产业、用户等方面环境,这些因素会冲击和重塑我们的业务模式和经营情况。

    宏观环境对经营的冲击或利好(或不利),影响是深远的。在疫情期间,比如受SH疫情影响,此前不少汽车企业的供应链受到的冲击很大,经营也陷入一定的困境。

    技术对经营的冲击,突出反映在智能制造行业,区别于传统的工业组织,(传统工业组织)强调流程/控制,内敛的倾向;智能技术的进步,更多的是产品+平台的系统组织,倾向不可控。我们或可以说技术的进步重塑经营和组织形式,显然它是有别于传统的工业组织的。

    用户对经营的冲击,在短视频兴起和电商发展方面非常明显,比如说传统的零售企业,企业与用户是隔了一层的,有个经销商、代理商,不能直接触达用户,现在通过一些短视频,电商等渠道可以直接触达用户,那我们的经营模式要不要变?组织的形式和能力要不跟着变?要的。

    外部环境的变化、机遇和挑战,对经营的深化提出更直接、多元的诉求,能不能快速响应市场和环境,业务与组织深度咬合,共同驱动是经营深化的重点。

    2、内部环境对经营深化的要求

    目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结构优化,做存量的精益化;一个是关注增长,做大增量来纾困突围。

    基于存量的精益化,我们很多时候关注的是“降本增效”的事情,比方说很多企业从产品结构,渠道结构,产能结构等方面去做优化,这在研产供销的企业非常明显。同时,我们需要关注从结构上做调整亦能带来业务量的提升。例如,券商企业传统依靠线下银行渠道,线上渠道获客更多依靠第三方平台导流,所以他们提精益化的渠道管理,做线上,做圈层等,此前许多券商设立的网金部有这个考虑。

    关注增长的好处是将大家的注意力从存量的博弈和内耗转移,转移到做大蛋糕,做大增量上来。例如,许多企业此前打粮食的触角是省分公司这一层级,为了满足增量要求,下沉到地级市,甚至是县市区域市场,大家不要在省分公司做资源的存量你争我吵,下沉市场去做大增量,相应的架构和配置也会发生调整,比如地市级的办事处、业务中心。

    二、人性的深化

    在此,我们不做关于人性的幽暗、深邃以及璀璨的哲思探讨,亦不做涉及经典激励理论的马斯洛需求理论、XY理论、双因素激励、公平理论与行为强化等理论的探讨(我以为这些对于专业份子而言,是基础性的,门槛性的,无需多言的)。

    我们主要说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激励,一个是约束。

    1、激励

    分授权是不是激励?是激励。及时认可,成就、荣誉,榜样是不是激励?是激励。薪资、奖金、股权、奖品等是不是激励?是激励。参与管理、参与项目,参与持股等是不是激励?是激励。关心、理解、互助、支持等是不是激励?是激励。给公司或员工“画饼”是不是激励?也是激励。

    以上是我们常见的激励菜单,比如授权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参与激励、情感激励以及愿景激励等。激发人性,导向胜利。

    此外,从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的角度,也是激励。谁给公司创造了核心价值?怎么去衡量和评价价值大小?怎么去分配?有代表性的是华为的“力出一孔,利出一孔”。从这个角度来说,考核/评价激励会一起来说,识别核心关键岗,构建价值评价体系和优化价值分配体系就形成了一个激励闭环。

    2、约束

    光有激励还不行,不能像脱缰野马一样乱撞甚至反噬,还要有一定的约束条件。

    我们举两个常见的约束条件。一个是管理“红线”;一个是“红黄牌”的机制。

    管理“红线”是企业内的高压线,也是底线,一旦触碰会面临企业的强约束(解聘、降级、罚款等等)。例如,对于大规模采购的企业,采购人员明目张胆吃回扣的情况;对于公司内部财务,在关键节点将内部关键财务数据给竞争企业或者(恶意提供给)投资机构的情况等。

    “红黄牌”机制在许多企业很常见,有一定的触发场景和条件,一旦触发给黄牌,给红牌,累计几张黄牌吃红牌,“离场、调离”等予以约束。

    三、规则的深化

    制度是不是规则?流程是不是规则?报表是不是规则?如果从企业实际应用需要来说,不太严谨地说都可以是规则。

    规则的建立过程是从无序到有序的。什么意思?业务运行一段时间,规则出来使之规范化,有序化。

    规则的深化过程是从散点的,线性的到系统的,有机的。什么意思?规则一开始不大可能大一统,随着规则适用的范畴和优化,进而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有机体,我们在这里也可以叫做机制。

    具体来说,比如说制度,有分层分级的制度。有些是一级制度,有些是二级制度,比方说一级制度你要上董事会评议通过,有些规则、办法、细则、条例等等是分层分级在管理的,形成我们说的公司的制度体系。

    大家容易忽略的是流程,我们说流程主要是业务之间的流转,某企业的主干流程基本勾勒了企业的业务关系,比如说订单履行,从下单到收到货;供应商管理中的从采购到回款等等。有没有规则?有没有体系化的规则?形成我们说的流程体系。

    从规则的深化角度来说,什么叫可以复制的组织能力?就是企业可积累的制度架构,流程架构等,沉淀下来的能力,不依赖于个体。

  • “三个驱动”的实现

  • 场景驱动、连接驱动和工具/技术驱动。

    一、场景驱动——洞察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提场景,一方面是技术的变革使得场景空间更加多元化;一方面场景更直接地触达到用户。比如,我们去一家服装店,有形象店、旗舰店也有街边店等等,有的头部服装企业,可以从你一进门的那一刻起,捕捉到你的数据(逗留时间,成交品类,年龄性别等等)。

    我们或可以理解为“何时、何地、何种状态”,即用户的时间上的偏好(周末?时段?等等),空间上的偏好,具体消费的单价、品类、成交时长等等。在一定的场景下,去观察、分析用户的消费习惯,进行用户画像与分析。

    基于用户的洞察,市场的分析,进一步去提升我们说的营销能力也好(是不是产品包装上,风格样式上,新品宣发上等等),产品实现能力也好(技术开发的能力等)。这个或可以叫做基于用户与市场反应的组织的敏捷。

    二、连接驱动——运营

    连接,让价值发生。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都在提做公域流量,私域流量,做社群运营,做这个做那个,很热闹。触达和抢占用户心智,是很多企业每天睡不着觉在思考的事情。

    1、实体与虚拟的连接

    实体的,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像终端(自营)门店,触达用户的。对于一些券商来说,像营业部,也是直接触达用户。

    虚拟的,比如说社群以及其他的私域流量运营的形式(公众号、短视频等)。

    不论是实体的还是虚拟的,现在都对运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方说实体的会强调产品企划与运营能力,虚拟的会强调社群运营能力。

    2、语言的连接

    语言一定程度上是文化和价值的反应,一个人的语言表达结构和方式很大程度上表征了这个人的认知,也反应了文化和价值观。同样,企业内部也有“统一的语言”,需要语言做连接,表征企业对商业上的认知。

    例如,对于组织能力的理解,各个部门如果都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大家不在一个频道上,会增加很大的沟通成本,随着企业的壮大,这方面愈发明显。所以,很多人说阿里出来的人有“阿里味儿”,华为出来的人有“华为味儿”,有自己内部的话语体系,我们叫“共识的思维范式”。

    对于中大型企业来说,文化和价值观的黏合力非常重要。比如有的甚至是跨国内外的,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并购的(尤其是海外的),不同团队的融合,需要文化和价值观上去做黏合。

    实体与虚拟的连接,强调连接的运营能力尚且容易理解。对于语言上的连接,形成内外统一的企业语言体系,也需要去识别、构建与运营。许多中大型企业正在做此类相关的事情。

    三、工具/技术驱动——实现

    “科学的进步依赖于新技术、新发现和新想法。新技术优于新发现,新发现优于新想法。(Sydeny Brenner,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

    这里,我们主要指的是组织能力方面工具/技术的驱动。

    正如Sydeny Brenner所说,新技术是优于新发现的,目前组织能力的驱动技术亦是相对比较成熟的。例如,麦肯锡的7S,IBM在华为推行的BLM,阿里发扬光大的六个盒子,杨国安教授的“杨三角”等等,工具技术层面是成熟的。

    企业家和领导并不关心实现组织能力的工具技术,专业技术工具交给专业的人去干就成,他们关心的目标达成——组织干成事。

    企业家、领导关心什么?据笔者的接触和了解,恐怕是两个方面绕不过去:一个是学习标杆,学哪一个比较适合自己;一个是可以我(企业家、领导)可以知道组织能力运行的好还是坏,健康不健康(的结果),以及怎么让组织健康以支持业务增长。

    标杆很多,不能什么都学,什么都学了皮毛,都没学会。例如,强调系统性的流程控制型企业可以学习华为,为什么?华为是流程驱动型组织的代表,可以去学他们的IPD,学BLM。产品驱动型的公司强调用户体验,或可以学习“杨三角”,腾讯是产品驱动型的企业。

    笔者经常遇到的是明明是2B型的企业,却反复在学习2C的组织技术工具;明明是2C型的企业却又在学习2B的组织技术工具,我们可以多方借鉴,但是主体工具技术思路不能偏差太大,不然就容易“好心办坏事”。

    组织诊断和组织健康度有什么区别?有不同的视角,但从企业老板和领导的视角来看,或许组织健康度更好一些。组织诊断是一个专业活儿,那是搞组织和人力的人关心的事情,企业老板关心的是结果——我的组织健不健康,不健康体现在哪里(图表、数字的结果呈现,有洞察就更好),老板可以实时地监控组织的运行情况,抓住主要矛盾,重点关心,为决策做支持,重点解决。

    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组织健康度还不是那么普及,大家关心的是人效。人效的关心是需要的,但不能整体反应组织的运行情况,比如由于历史原因组织内部的调整合并,管理成本被划入其利润中心或者成本中心,这个利润中心的负责人也想提高人效,但有历史原因,给他那么多“拖油瓶”,考他的人效,你说合理吗?再比如,公司战略性布局的新业务,堆了很多人头上去,有一定的试错期,单纯地只看人效,搁谁也会有点小情绪。

    一个是考虑适合自身企业,一个是考虑企业整体所关注的组织能力的差距和机会,这两个方面,在工具技术层面,是成熟的,可实现的。

  • 小结

  • 高能组织目标的三个能级(支持业务→支持增长→塑造增长)可视为组织能力建设的“目标层”,导向组织的商业成功。

    “三个深化”(经营的深化、人性的深化和规则的深化)可视为组织能力建设的“策略层”,勾勒组织能力厚度的方向。

    “三个驱动”(场景驱动、连接驱动和工具技术驱动)可以视为组织能力建设的“实施运营层”,关注组织能力的载体实现。

    以上为组织能力的简单思考。

  • “把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现象看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定律。”牛顿如是说。(笔者:GavinLu | 来源:非哥 | 传输)

评论 ( )
发表评论请登录 , 没有账号? 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