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坤 专栏

并购中的经济补偿(二)

资产转让型的并购,问题更多,不仅因为涉及收购方是否愿意接受劳动者,而且还涉及相关劳动者是否愿意到新用人单位工作。资产转让过程中既有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转让,也有劳动者的安置问题。

资产转让型的并购,问题更多,不仅因为涉及收购方是否愿意接受劳动者,而且还涉及相关劳动者是否愿意到新用人单位工作。资产转让过程中既有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转让,也有劳动者的安置问题。

严格来讲,劳动者安置事务与纯粹的资产处置无关,但并购方并非只是简单地需要机器设备,往往更需要人才,至少也得需要这些劳动者协助处理过渡事务,而且转让方为了交易成功,也得妥善处理相应的劳动关系,所以安置劳动者成为并购交易双方的重中之重。

如果成功安置劳动者,不仅能够保障交易顺利完成,而且还可能保障生产稳定运作,甚至还可能节约经济补偿成本。这一过程得看具体交易需求,如果资产转让时并购方不需要员工(也会有这种情形,因为并购方可能本身就拥有足够而经验丰富的劳动力),则资产转让型交易处理起来会比较简单,但安置劳动者的任务就完全留给了转让方。转让方如果有岗位提供给因资产转让而富余的冗员,则可以就此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事宜;经协商而未能达成协议的,转让方可以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3项“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法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资产转让导致的后果是相应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应当属于此情形,现在司法实践基本还是接受的(原劳动部的规定中却对此没有明确规定,还是存在一定的理解分歧)。转让方如果没有岗位可提供,也不能直接解除劳动合同,一定要履行“协商”的程序,即使是形式,也得如法炮制,已有不少因此而败诉的案例。

资产转让并购方需要连资产带人员一起过去时,需要转让方和并购方共同配合来完成此任务。《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比较好操作,当年中国某公司与美国某公司就PC业务交易时,仅用年资继认一招就完成了平衡过渡,现在倒好了,不仅年资继认成为理所当然的法定责任,转移过程中劳动者还可能进而主张用人单位要支付经济补偿:一方面要工作,另一方面也要补偿。《

  • 彭小坤 专栏文章点击 TOP5
发表评论请登录 , 没有账号? 请注册
热门评论
彭小坤
律师,法学博士,广东瀚诚律师事务所主任

广东瀚诚律师事务所主任,法学博士

著名劳动法专家:长达20年的劳动法从业经历,曾任深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首席劳动仲裁员,深圳市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主任;深圳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委员,参与众多法律法规的起草工作。现任深圳市总工会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资深的从业经历:担任众多500强企业在华法律顾问,处理过逾千起劳动争议。

深厚的学术背景:法学博士,深圳大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所研究员。

丰富的授课经验:主讲数百场劳动法规相关的培训与大型会议。

工作经历

彭律师是广东瀚诚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

彭律师担任众多知名企业法律顾问(其中包括平安保险集团、平安银行、华为、华强集团、粤港供水、华丝股份、长城国际、艾默生电气、雅达电子、深日油墨、柯尼卡美能达、埃赛力达、奥兰若、艾奕康、赛尔康、科博贸易、利丰采购、黛丽斯、爱斯福电讯设备等),处理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产生的,尤其是涉及劳动关系方面的各类法律问题,接受法律咨询并提供法律意见,审查修改起草劳动合同、内部管理制度及法律意见书等各类法律文件,代理客户在各级仲裁庭和法院参与劳动纠纷、合同纠纷以及知识产权纠纷等仲裁和诉讼活动,处理过逾千起劳动争议。

教育背景

彭律师拥有武汉大学法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法学硕士及武汉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资格、经济师资格、企业法律顾问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