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资讯 / 23-02-13
企业在招聘关键岗位人才时,考察候选人适应变化的潜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企业在招聘关键岗位人才时,应该怎样分析和判断候选人适应变化的能力或潜力呢?
天津:发布关于在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行境外职业资格认可工作的通知
政策法规 / 23-02-13
13日,据报道,天津市人社局等六部门日前发布通知,鼓励本市行业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子女入学、社会保障、评价激励等方面,对持有《目录》内境外职业资格的人员给予支持和保障。
政策法规 / 23-02-13
13日,据报道,广东省日前发布通知,病残津贴月标准按待遇领取地所在地级以上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05%确定,如果待遇领取地所在地级以上市辖区内有多个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则按最高标准的105%确定。
政策法规 / 23-02-13
13日,据报道,为加强社保基金社会监督,维护社保基金安全,广东人社厅、财政厅日前联合印发《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奖励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政策法规 / 23-02-13
13日,据报道,广西日前印发《措施》,《措施》从释放消费潜力、激发市场活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推行柔性执法等12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进一步促进充分就业、驱动多元消费、增强市场活力、保障改善民生。
HR资讯 / 23-02-13
当公司发现员工打卡记录缺勤21天且未说明原因,该员工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公司制度,公司解除了与该员工的劳动合同,但是却被法院判定属于违法解除,这是为何呢?
案例实务 / 23-02-13
有些用人单位仅仅通过劳务派遣公司发放工资,而且劳务派遣公司注册地均在外地等等,试图规避成为用人单位,但是被法院最终认定为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
案例实务 / 23-02-13
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在没有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这些劳动者与新单位是劳动关系吗?
HR资讯 / 23-02-13
停工留薪期的设置为工伤职工在医疗期间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效保障,那么停工留薪期内工伤职工享有哪些权益?用人单位应如何进行劳动管理?
HR资讯 / 23-02-13
为了规避社保缴费基数、个人所得税、经济补偿计算基数等,不少单位采取将工资分拆多笔发放,甚至通过不同主体、另立名目的方式来支付,那么,本案中公司股东给员工转账,能否认定为工资呢?
专栏 / 23-02-13
今年有啥要特别注意的?
HR资讯 / 23-02-12
用人单位在处理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事宜前,应确保依据、证据、程序的合法有效,并依法保障“三期女职工”“医疗期职工”“工伤职工”等人群的合法权益,避免在劳动合同解除后又引发二次争议。
北京:支持头部企业打造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
13日,据报道,北京市经信局在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据介绍,北京市将全面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底座,支持头部企业打造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着力构建开源框架和通用大模型的应用生态。
亚马逊:旗下在线鞋服零售商Zappos据报裁员20%
13日,据报道,有知情人士表示,亚马逊旗下的在线鞋服零售商Zappos今年1月裁掉了300多名员工,约占其员工总数的20%。据悉,Zappos的裁员是亚马逊更广泛的裁员的一部分,预计将影响全球约1.8万名员工,占亚马逊员工总数的5%。
苹果:供应商赛尔康拟将印度员工人数增加逾一倍,达近2.5万人
13日,据报道,苹果供应商芬兰赛尔康(Salcomp)一位公司高管日前表示,公司计划在未来3年内将其在印度的员工人数增加一倍以上,达到近2.5万人。这位公司高管表示,赛尔康是iPhone充电器主要供应商。
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我国女性终身无孩率快速上升,2020年接近10%
13日,据报道,第三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人口和家庭的双重变迁,低生育率和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当前,年轻一代婚育观念正在发生改变,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日益明显。全国适龄人口初婚年龄不断推迟,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从20世纪80年代的22岁持续上升至2020年的26.3岁,初育年龄推迟到27.2岁。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持续走低,2021年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低于2017年的1.76个和2019年的1.73个,而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00后”仅为1.54个和1.48个。女性现有子女数由2019年的1.63下降到2022年的1.19,女性终身无孩率快速上升,2015年为6.1%,2020年接近10%。
北京:拥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1048家
13日,据报道,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在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对外正式发布《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截至2022年10月,北京拥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1048家,占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总量的29%,位列全国第一。其中,核心区产业集聚能力全国第一,已经形成了全栈式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北京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人才超4万人,占全国的60%。人工智能论文发表量居全国第一。在专利授权数量全球排名前100的机构中,北京总部机构3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