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最大的问题是现代部门的短缺,而非劳动力的短缺。”美国咨情局人口国际项目前负责人朱迪思·班尼斯特(Judith Banister)认为,虽然民工荒频繁见诸报端,但未来几十年中国可能不会面临劳动短缺。
班尼斯特7月7日在国际经济学会第16届全球大会上表示,目前中国数以亿计的制造业工人,其劳动生产率有很大提升空间。中国有数以千万计的农业劳动人口,如果工厂迁移到他们所在的省份,放松年龄、婚姻状况、性别和其他不必要的限制,同时提供更高的工资、福利和更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这些人口可以被转移到制造业部门。
再加上中国城镇中提前退休的人口,“中国有大量潜在劳动力供给,这是中国老龄化过程中不必担心劳动力短缺的主要原因。”班尼斯特称。
在过去60年里,劳动力不断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按目前的工作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2040年中国劳动人口占比将由2000年的59%下降至53%。
“人口老龄化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但不会导致剧烈下滑。”班尼斯特认为,中国有很多优势可以抑制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中国妇女生育率较低,有一定提升空间;中国可以进一步调整各生产部门的结构,使劳动者从生产率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工业和服务业部门。
她建议,中国应放松计划生育政策,以平衡性别比例,也为未来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同时,继续提高劳动人口的教育水平,当劳动人口下降时,更高质量、更高生产率的工人会弥补数量的减少。